非遗传承|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,将传承之路越走越宽

发布日期:2016年09月12日

论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追溯历史留下的印迹,似乎首先想到的是经史典籍,是王朝的兴衰与覆灭,是给我们留下灿烂文明的古圣先贤。而这些却只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,思想里,真正能沟通先人思想的,是能够实实在在地触摸到的东西。蕴藏着民族文化基因、精神特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样一种鲜活的载体。然而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,许多瑰宝伴随着传承人的故去而散落消亡。

1.jpg

近年来,为提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,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开展非遗保护工作。2015年文化部启动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”试点工作,选定了一批高等院校作为首批试点院校,其中包括山东艺术学院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。作为文化大省,山东省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方面自是不遗余力。2016年,山东省文化厅在2015年培训试点的基础上选定山东艺术学院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两所高校举办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,为非遗传承铺就腾飞之路。 

只有走进生活,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

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传承活力,文化部、教育部在先期试点基础上,实施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。

山东省是文化资源大省,具有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,山东省共普查各类非遗线索110多万条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。全省现有国家级传承人52名,省级传承人313名,市级传承人1617名,县级传承人4339名,共有各类非遗传习所1100多个。另外,还有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,即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,有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。近年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领导下,全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以构建项目、传承人、传习所、生产性保护基地、生态保护区“五位一体”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为主线,积极去做好各项工作,取得了良好成绩。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说: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实施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重要源泉。在有效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下,对符合生产性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,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规律。这既能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活力,也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。”

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姜慧表示,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走进生活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。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就是振兴传统工艺的举措。”文化部启动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”工作,旨在提高传承人群的学习能力、传承水平,进而提高传统工艺的品质,扩大传统工艺品市场认知度和市场份额,促进传统工艺更加广泛地走进现代大众生活,相应带动千家万户就业,最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。

2.jpg 

非遗保护不是单纯为了留住历史

在今年的培训规划中,山东艺术学院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分别承担了一部分培训工作。在培训结束时,参与单位还要考核培训效果,总结交流培训经验,颁发结业证书,并适时举办学员成果展示活动。其中,山东艺术学院将承担“面塑”和“琉璃烧制技艺”两个门类4个班次的培训工作。

非遗保护不是单纯为了留住历史,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,进行文化创新和技艺创造。谈到在培训过程中应把握好的几个方面,李国琳厅长说:“首先要准确把握好培训原则,秉持‘强基础、增学养、拓眼界’的原则,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、审美能力、创新能力。其次要充分考虑受训人群的实际情况,因人因事施教,科学设置培训课程,通过培训补非遗传承人群文化修养之缺、美术基础之缺、设计意识之缺、市场意识之缺。三要积极做好教学组织,坚持小班教学,重视实践、研讨。四要细致做好学员服务保障。”

关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未来规划,姜慧处长说:“将继续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,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,采取多种措施,加大对传承人、民间艺人开展传习活动的扶持力度,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。同时,进一步提高对传承人重要作用的认识,做好培训工作,加强管理和服务。”

3.jpg

让非遗真正走入年轻一代的心灵

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进行传承。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。一些非遗项目由于收益不好,无法吸引年轻人参与、传承,老艺人找不到传承弟子,非遗传承后继乏人。假如年轻一代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,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只能走进博物馆、图书馆、档案馆,变成历史记忆。非遗不仅仅面临保护问题,更应在保护中传承和创新。

许多在非遗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学者都曾为非遗保护建言献策。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曾说: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,并不是让那些传承人到舞台上唱唱歌、跳跳舞,而应该让非遗真正地回归民间,回归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。”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说:“在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,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源于人类文化上的需要,也是源于人们生活上和市场经济上的需要。”

如何让年轻人喜欢并传承非遗项目?山东省通过举办非遗大展,促进非遗传承人合理利用非遗资源,使传统工艺注入时代文化气息和元素,创作出的非遗衍生品,得到市场的检验。山东省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的开展,不仅在社会范围内普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,还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,培育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。

未来,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方向将会更明确,力度也会更大。要让百姓真正了解、认识到非遗的魅力,让非遗真正走入年轻一代的心灵,才能将传承之路越走越宽。


系列活动